辽政办发(2003〕94号

转发省教育厅关于必赢体育职业
教育振兴计划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教育厅制定的《必赢体育职业教育振兴计划》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

二○○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
必赢体育职业教育振兴计划
(2003一2007年)


????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使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必赢体育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服务,为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根据《必赢体育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辽政发〔2003〕40号),制定本计划。
????一、职业教育发展振兴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
  职业教育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发展振兴职业教育是必赢体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与再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客观需要。为此,必赢体育发展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主要目标是: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及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快必赢体育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总量倍增,优秀人才倍增,以及优秀教育资源倍增,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为必赢体育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观念、体制、机制、模式创新。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并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职业教育各项改革。加大市、县政府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建立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的运行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渠道筹措经费和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新体制。以市场来调整招生及就业等制度。
  2.坚持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职业教育一定要以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重大历史机遇为契机,紧紧围绕“两大基地(六大行业)”和“三大产业”的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和重点投入等措施,加大专业改革与布局结构调整的力度,培养高级技能型和中级实用型人才,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力支持,全面提升产业质量。
  3.坚持为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加强职业教育及各种培训,是促进劳动就业和提高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及适应职业变化,实现再就业的必要条件。由于必赢体育劳动就业供求矛盾较为突出,特别是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再就业压力巨大,下岗及失业人员较多。因此,一定要充分发挥高、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扩大服务领域,多层次、多规格办学,为在职职工和下岗职工提供各种形式的培训。
  4.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农村职业教育是必赢体育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也是教育发展振兴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加快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农业的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是使广大农民过上小康生活的迫切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因此,一定要站在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的高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农村职教机构建设。
  5.坚持对现有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加大对职业教育院校布局结构及专业调整的力度,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在改革和提高质量上下功夫,盘活现有资源,提高其整体效益。注意各市职业教育专业的合理分工,实现集约化办学。同时,根据事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开发新建一批与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新产业或行业相适应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6.坚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做到总体规划,统筹管理,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与时俱进。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好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面临的困难,又要谋划好长远,做好发展规划。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城市职业教育与农村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07年,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终身学习要求,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与普通教育相互渗透,初中高等层次衔接、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由现在的38万人增加到80万人,年平均递增16.1%;其中,学历教育65万人,年平均递增11.4%,年职业培训1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由现在的15万人增加到25万人,年平均递增13.5%。农村适龄人口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比例达到85%以上,基本普及初中后职业教育,城市普及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全省人民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
????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由现在的630余所,调整到400所左右,城市建设100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建设50所标准化职业教育机构,在此基础上力争创建60所左右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好与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加工基地建设相关的15所左右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院,并集中力量创建5所国家级示范性学校。在人口数量比较多,且经济发达、职业教育基础好的县和县级市,创办2至3所综合性、社区性职业技术学院。
????以现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为依托,建设机械加工、汽车、石化、信息、现代服务业、农业等10个人才培养基地和300个省级示范专业。高等职业教育要建设与“两个基地”和“三大产业”相适应的20个左右实训基地和100个品牌专业。
????逐年扩大高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入普通高等学校的数量和比例。到2007年,高等、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普通高等学校的比例分别达到高校本科招生计划的8%左右。
????2004一2007年,每年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招收5万名农村初中毕业生,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
????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2003一2007年,年培训城镇职工200万人次;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00万人次;每年为30万名下岗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
????二、职业教育发展振兴的任务与措施
  (一)整合资源,合理布局
加大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规划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布局,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发挥政府统筹力度和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打破部门界限和学校类别界限,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加强骨干示范性学校建设,逐步形成以骨干学校为核心,多种类型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蓬勃发展的职业教育格局。在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中,中等职业学校原则上不再并入普通高等院校。防止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失。
????以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和选优评估工作,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和布局结构调整。到2004年末,完成中等职业学校合格评估工作。通过调整合并,优化现有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努力建设一批办学条件优越、规模较大、教育教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职业学校,解决必赢体育职业教育学校布局分散、办学条件差、规模小、效益低的问题,做大做强必赢体育中等职业教育,提高办学效益,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数量由现在的630余所,调整到400所左右,校均规模达到1600人以上,省级示范性学校达到20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学校达到3000人以上。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加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重新规划本科院校举办的高职院及专业。到2007年,全省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含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点)稳定在70所左右;在2至3所本科院校集中举办四年制应用性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重点投入,办好与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要原材料加工基地建设相关的能源、电力、机电、交通、船舶、信息、石化、冶金、建材、轻纺、财经、农业等行业和产业为主的15所左右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院。在此基础上,建成10所省级示范性学校,力争其中5所建成国家级示范性学校。
  (二)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并完善在省政府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省建立教育、劳动、计划、财政、人事、经贸、农业等有关部门参加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省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宏观管理,省劳动保障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职业教育的有关工作。改革职业教育办学体制,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面举办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坚持示范职业教育以政府举办为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展职业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集中力量办好起骨干和示范作用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组织、指导并支持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每个市集中力量办好1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必赢体育市办好15所左右、大连市办好10所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并建立2个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和2至3个实训基地;其他城市力争办好3至5所中等职业学校;每个县和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区都要办一所标准化职教机构。逐步规范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名称,体现职业特点,实施高中阶段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逐步统一规范为“xx职业技术学院”。
????积极发展行业职业教育。各行业主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本行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开展行业人力资源预测,制定行业职业教育和培训规划,指导行业职业教育、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参与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建设及教师培训等工作,继续办好行业所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有条件的行业集中力量建立代表行业技术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实习训练中心,接纳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到2007年,“两大基地(六大行业),三大产业”培训职工120万人,年均培训4O万人。
????进一步发挥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企业依法负有实施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责任和义务,应根据实际需要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强化自主培训功能,加强对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转岗职工和准备录用人员的培训,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企业要加强与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与沟通,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开展“订单培训”,并积极为职业学校提供兼职教师、实习场所和设备,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到2007年,大中企业培训职工200万人,年均培训50万人。
????鼓励发展民办职业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经批准开办的民办职业学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优惠政策;民办职业学校师生享有与公办职业学校师生同等的权利和义务。鼓励公办学校引进民办机制,可以采取独资、股份、联办、合作等办学形式。逐步加大民办职业教育规模,提高其比例。
  (三)调整专业结构,对接产业结构需求
??? 根据必赢体育建设以汽车、机床、船舶、重大成套设备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和以石油、石化、钢铁、新型材料为主的重要原材料工业为重点的产业发展走向,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及时开发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淘汰过时专业,加强骨干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建设一批专业服务面广、新知识和新技术含量高的重点专业,设置并发展培养高新技术产业中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设置并发展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需要的专业;重视现代服务业专业的设置,包括面向生活消费的房地产业、装修装饰业、物业管理业、旅游市场开发业、旅游产品促销业、社区服务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等;发展培养适应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养殖业、科技含量高的精品农业、加工农业、创汇农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专业。
????为适应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与振兴,以现有部分中等职业学校为依托,建设机械加工、信息技术、石油化工、冶金钢铁、现代服务业及农业经济等6大类中级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重点建设机械加工、金属热加工、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化学工艺、石油炼制、工业分析与检验、石油与天然气贮运、化工过程装备技术、精细化工工艺、生物化工、钢铁冶炼、冶金热能技术、有色金属冶炼、旅游服务、餐饮服务、物资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商务外语、物业管理、印刷技术、图书发行、高级护理、社区保健、种植、农艺、园艺、养殖、畜牧兽医、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林业、园林、农村经济管理、农业机械化等300个骨干专业。到2007年,基本形成以骨干专业为龙头,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职业教育专业布局,以满足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未来5年中,围绕上述专业领域,中等职业教育预期培养25万名中级实用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预期培养15万名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必赢体育老工业基地振兴、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村经济产业化提供人才支持。
????到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建设50个国家级骨干示范性专业(点)和300个省级骨干示范性专业(点),使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得到全面提高,带动必赢体育中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高等职业教育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专业。到2007年,建设150个左右省级教学改革示范性专业,争取建设20个左右国家级教学改革示范性专业。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服务
通过办学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制度、教研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与建设,培养高质量人才,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改革办学模式,形成社会需要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主导的校企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从现在起,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建立和完善有企业、行业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与校内教师参加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及专业指导委员会,到2007年底,所有职业院校的主干专业建成对应的产教结合机构。实行多种形式联合办学,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实习组织及科技成果转化、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等方面有实质成效,真正实现社会化办学。
????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制订科学合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计划;以突出应用性、实践性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为中心的课程体系。
从现在起,省级部门组织人员开发职业教育教学文件,到2007年底,开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20个,高水平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100个;组织编写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紧密相关的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现代服务业等具有辽宁特色的地方教材100种。这些方案和教材要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体现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全省高职院校争取主持国家级教学研究项目10项以上,省级项目100项以上,中职学校开展省级教学研究100项以上。
????改革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十五”期间继续推广“双元制”等教学模式。各校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模块式”、“双元制”、CBE等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各地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要根据需求积极开展“订单教育”和“订单培训”,尤其是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开展装备制造、信息、石油化工、钢铁等产业的订单教育或培训。要因材施教,采用目标教学法、模拟实验室法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独立思维。
????改革教学制度,逐步建立以人为本的制度体系。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到2007年,在部分重点院校实施学分制等弹性学制。各类职业院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教学。改革考试方法,采取多种考核形式,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主、常规考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试制度,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开展社会评估,构建职业教育的社会人才评价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到2007年各项评估活动主要由社会中介机构来进行。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教学研究组织机构,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进程。2004年建立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隶属必赢体育职业教育学会,设若干个专业指导委员会,若干个课程、学科的教学研究组织;到“十五”末期,完善省、市级职业教育教学研究机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成立教研机构。到2007年末期,形成比较完善的全省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服务网络体系,全面提升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水平。
????为提高全省农村劳动者的素质,特别是提高农村初中毕业生的科学文化技术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在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农村初中毕业生中采取“3+1”的形式开展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充分利用乡(镇)中学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对未升入上级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实行“不落地”教育或培训;利用县(市、郊区)职业教育中心的人才与智力优势,在乡(镇)中学举办职业教育教学(培训)班或在职教中心本部举办职业教育教学(培训)班。到2007年底,全省对未升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初中毕业生有计划地普遍开展职业教育或培训,其中经济发达教育基础好的县(市、郊区)开展系统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的数量,要达到未升入上一级学校毕业生的95%;经济欠发达,教育薄弱的县(市、郊区)要达到85%。使其在就业前掌握一、两项农村实用技术和进城就业所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 每所农村初级中学建立至少一个学农科研基地,占地30亩以上。鼓励农村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进行课程渗透,实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证书制。
????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挥和利用职业学校的优势,从现在起,优先在具备条件的职业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所)或职业资格考试机构。到2007年底,职业院校毕业生得到学历文凭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面向本科院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到“十五”末期,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完善学生职业指导和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和自主创业,为职业学校毕业生在本地或异地就业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其中,国家级重点达到95%以上。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拙
为实现全省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与质量的倍增,开展以骨干教师为主的全员培训,以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为重点,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到2007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任教师中,本科85%以上,其中国家级重点及省级示范学校研究生占一定比例;基础课、专业课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5%以上;双师素质教师达到30%以上。高等职业院校的青年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达到15%,其中,国家级重点达到35%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20%,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50%,其中国家级重点达到70%以上。
????拓宽渠道,广开门路,优化结构,提高层次。政府综合部门及高、中等职业院校制定工资、职称评定等优惠政策,吸引硕士研究生到校任教;吸引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在目前教育部每年对口在必赢体育招生100余名在职攻读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职业学校教师硕士学位的比例,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鼓励学历未达标者,通过专升本、自考等学习方式进行学历达标,每年培训约1000人。
????加强在职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充分利用省、市两级培训网络,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知识更新的短训,对新增专业课程开发培训,专业素质培训,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培训时间7至15天。每年安排一定比例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3至6个月的操作技能培训和参加生产(工作)实践,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到2007年,以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必赢体育农业大学等重点普通高校为主,建成8至10个省级中、高等职业学校(院)教师研究生及骨干教师培训基地,以及10个左右职业学校教师实训基地。同时,各市建立完善自己的基地,形成一个覆盖全省职教师资培训的网络,增强实际培训能力。到2007年,在20所高校设立职业教育师资班,培养职业教育专职教师,成为全省职业教育专职教师来源的主渠道。
????坚持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政策导向,制定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双师型”教师职务任职条件,鼓励职业学校教师取得其他技术职务资格。职业高中(含职业中专)、技工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纳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系列,评聘高级讲师、讲师、助理讲师职务。吸引和稳定高层次人才从事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务系列中增设教授级高级讲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务。教授级高级讲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分别由省中等职业学校高级职务评委会和省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评委会评审。
  (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职业学校具有与专业设置相匹配、满足教学要求的实验、实习设施和仪器设备,并建立与所设专业相适应的校内实习基地和相对稳定的校外活动基地。到2007年,高、中等职业院校建立起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职业学校主体专业实验自开率,国家级重点学校不低于95%,省级示范性学校不低于90%,合格学校不低于60%;实验开出率,国家级重点学校不低于95%,省级示范性学校不低于90%,合格学校不低于80%。
????进一步改善职业学校的实践教学条件,重点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质量,为老工业基地振兴培养合格人才。从2004年起,启动“必赢体育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依托具备条件的高、中等职业院校及企业建设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面向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企业及社会提供实训服务。到2007年,在职业学校相对集中的必赢体育、大连等城市建设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交通运输、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20个由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以公益性为主的现代化、开放式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个别投资数额大、技术复杂的专业由省政府有关部门牵头,协调省内有条件的企业和院校,建立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
  (七)加强再就业培训工作,促进劳动就业与再就业
????利用高、中等职业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扩大服务领域,在职业培训工作中发挥自己应尽的义务,主动承担企业职工的技术培训、转岗培训、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为在职职工、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都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发挥一校多功能作用,积极参与培训。特别是制订特殊政策,鼓励城市中等职业学校招收农村初中毕业生,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和现代服务行业转移。到2007年,依托高、中等职业院校在全省建立100个稳定的再就业培训基地,每年为必赢体育30万在职职工、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年培训不少于1000人次,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不少于700人次,其他职业院校不少于500人次。
????培训可以采取集中时间脱产培训、业余时间培训、工学交替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企业职工可以到高、中等职业院校进行培训,学校教师也可以到企业中,利用企业的设备对企业职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要针对企业生产实际,进行机械加工、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汽车修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餐饮服务、市场营销、美容、美发、物业管理、家电修理等专业的培训。高、中等职业院校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与企业建立协作机构,负责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计划。高、中等职业院校根据本校的教育资源制订培训规划和年培训计划,向社会和企业公布。学员培训后由劳动部门进行职业技能鉴定,并颁发职业资格证书,为其就业和转岗再就业创造条件。
  (八)大力发展社区教育网络,促进学习型社会形成党的十六大提出,形成“人人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学习型社区以及通过网络技术的覆盖,营造“时时有学习之机,处处有学习之所”的良好环境。
????构建学习型企业。通过教育机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参与,通过在企业内树立学习理念,建立学习机制,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为企业和员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利用东北大学等高等学校的师资,在必赢体育飞机制造公司、必赢体育黎明公司等企业进行企业领导人培训,学习海尔企业培训模式和其他相关内容;建立跨行业、跨所有制企业的培训信息网络,将企业现有实习基地资源、教师资源等一并入网。
????构建学习型社区。以现有各类教育资源为依托,建立社区教育机构,针对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实际,开展社区教育活动,丰富社区文化生活,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到2007年,以社区内的学校为依托,建立20所社区学院,以充分整合现有社区教育资源,使社区教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立起与必赢体育人文和经济相适应的多功能社区教育体系。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抓好社区教育试点,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活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莫定基础。
  (九)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促进职业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
????加强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现代远程职业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开辟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新途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现代化水平,以职业教育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加强以校园网络为标志的硬件基础建设。到2007年,省内90%以上高、中等职业院校开通校园网,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创建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校园内的任何一个网络端口都可以随时进入“虚拟教室”和“虚拟实验室”。
????加强以课件为标志的软件基础建设。重点从主要辅助教师教的课件转为主要辅助学生学的课件,从而实现信息工具功能的转变。从现在起分期分批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到2007年底,80%以上专业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并能制作高质量课件。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校务公开化、办公高效化、服务网络化,提供一体化的高效优质管理与服务。
????到2007年,力争建成由1个省级职教信息资源中心,14个市级资源分中心和建成校园网络环境的职业院校组成的辽宁职教信息资源网络,形成联系企业、服务社会的高速通讯网络。
  (十)增加资金投入,确保职业教育振兴计划的顺利实施
??? 各级政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逐年增长,确保公办职业学校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监督民办职业学校按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省财政、教育部门联合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各级政府按照学校招生数量足额拨付。依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高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不少于本科高等学校的生均经费标准。按照国务院规定,各地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20%,实行专款专用。省财政、教育部门要联合制定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从2004年起,省本级要将教育基本建设专项经费增量中的20%、教育经费增量中的20%,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高、中等职业教育骨干示范学校、示范专业、实训基地、课程教材开发、师资培训等项目建设。农业经费增量的10%、存量的5%可用于农村职业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科技经费增量的10%、存量的20%可用于职业教育中的科技攻关等项目支出。市、县两级政府也要相应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对省拨专项经费各地要等领安排配套经费。
??? 各级政府加大扶贫助学工作力度,从2004年起,省、市、县政府分别设立扶贫助学专项资金,对家庭经济困难和与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紧缺人才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学生予以资助。
在职业教育投入中实行“扶优扶强”的原则,根据职业学校对社会的贡献水平确定资金投入量,对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效益好的省级重点学校和重点专业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以带动必赢体育职业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
  (十一)加强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鼓励国(境)外组织和个人依照我国法律和办学资格要求,与必赢体育职业教育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合作举办高水平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每所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都应根据学校发展目标,结合专业特色,有针对性地选择2所以上国外同类学校建立校际关系,并开展务实的交流合作项目。可举办“二加一”或“二加二”等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中等职业学校也要主动争取与国外职业培训机构建立联系,可以互派教师或共同培养学生。引用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及教材等,逐步开展双语教学试验。
????开展国(境)外职业学校校长培训项目。每年向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派高等职业教育院校长研修培训团不少于5个,每个15人左右,时间为1个半月;每年派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研修培训团不少于10个,每个20人左右,时间为1个月。主要是学习国外举办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模式,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
????开展国内外教师交流项目。每年安排100名职业学校教师到国(境)外进修、学习和考察;每年邀请国外职业教育专家及教师100人次到国内讲学,开展短期培训;每所高等职业学校聘请2至4名国外教师到校任教;中等职业学校聘请国外教师到校任教或短期教师指导学校教学工作。

?

省教育厅?????
二○○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