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应对不利形势,围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励精图治,扎实工作,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各项事业加快推进,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根据年快报初步统计,现将201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一、经济总量
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实现103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5.8亿元,同比增长4.9%,拉动GDP增长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21.8亿元,同比增长5.9%,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03.7亿元,同比增长8.5%,拉动GDP增长2.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分别为20.0%、50.5%和29.5%。人均GDP达到34143元,比上年增加2013元。
二、农林牧渔业
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458.5亿元,可比价增长5.1%。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205.8亿元,可比价增长4.9%。
农业生产取得新成绩。一是粮食生产夺得好收成。201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按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确认数为369.0万吨;二是蔬菜生产迈出新步伐。全市蔬菜产量达369.4万吨,比上年增长0.3%。其中,设施蔬菜产量为100.2万吨,比上年增长16.7%;三是特色产业开发扎实推进。全市果树株数达3641万株,比上年增加80万株,增长2.2%;水果产量达34.9万吨,比上年增长0.5%,全年榛林面积达121.2万亩,其中,当年新增8万亩,榛子产量达3.7万吨。
林业生产取得新成效。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860公顷,四旁植树达104.5万株。实现林业产值15.1亿元,可比价增长18.9%;实现林业增加值8.2亿元,可比价增长6.6%。
畜牧业生产取得新突破。全市建成并通过省验收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80个,有16个畜禽养殖小区被确定为国家菜篮子项目养殖基地,昌图生猪、肉牛,开原生猪、肉鸡被省确定为全省畜牧优势主导产业。2013年,全年牛出栏 126.5 万头,羊出栏91.8万只,猪出栏485.5万头,家禽出栏1721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3.3%、8.0%、8.8%和1.3%。全年肉类总产量达 113.3万吨,比上年增长1.3 %。其中,猪牛羊肉产量71.6万吨,比上年增长6.4 %。全市实现畜牧业产值272.1亿元,可比价增长4.7%。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15.2亿元,可比价增长6.4%。
渔业生产取得新发展。全年水产品产量达2.0万吨,比上年增长42.9%。水产品养殖面积(含清河水库、柴河水库,不包括昌图)8513公顷。实现渔业产值4.7亿元,可比价增长30.5%。实现渔业增加值4.7亿元,可比价增长7.8%。
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257.9万千瓦,同比增长5.3%;全市机耕面积55.3万公顷,机播面积50.0万公顷,机收面积达23.4万公顷。
三、工业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全市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模以上工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0.4%,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2.2%;轻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7.2%,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2.2%;大中型企业工业总产值比上年下降7.8%。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比上年增长0.9%。产品销售率为98.1%。在销售产值中,轻工业增长8.0%,重工业下降1.8%。按可比价格计算,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5%。
全市以沈铁工业走廊建设为标志的工业园区日新月异、发展势态强劲,园区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已逐步形成,壮大全市工业经济和强市效能日渐显现。18个重点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已达82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的51.4%;全年完成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1.8%;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61.0%。
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86.9亿元,同比增长0.3%;盈亏相抵实现利润208.9亿元,同比下降0.8%;利税总额331.2亿元,同比下降0.6%。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升有降。全年原煤产量1870.1万吨,比上年增长1.5 %;发电量204.6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9%;饲料344.7万吨,比上年增长43.6%;钢材17.3万吨,比上年下降33.2%。
四、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
2013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1.6%。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311.8亿元,比上年增长8.7%。
房地产开发业平稳发展。全年开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有163家。全年房屋施工面积1998.2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74.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494.5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182.8亿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44.4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01.8亿元,同比增长15.1%,农村非农户固定资产投资42.6亿元,同比增长18.2%;建设项目投资800.4亿元,同比增长15.7%,房地产开发投资244.0亿元,同比增长13.7%。按经济类型划分,国有经济投资176.0亿元,同比增长447.5%;非国有经济投资868.4亿元,同比下降0.6%。
投资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5亿元,同比增长355.5%;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95.7亿元,同比下降7.5%,其中,工业完成投资581.0亿元,同比下降6.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3.2亿元,同比增长67.5 %,其中,房地产业投资253.1亿元,同比增长16.5 %。三次产业投资之比由上年的0.4:71.1:28.5调整为1.5:57.0:41.5。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858.0亿元。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水泥286万吨/年,改建公路37公里,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1 万吨/日。
六、交通、邮政和电信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实现增加值4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全社会货物运输量完成8860万吨,比上年增长7.4%,货物周转量完成1364000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6%;公路客运量4947万人,比上年增长1.0%,旅客周转量136890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3.5%。(以上数据为公路数据)
2013年底,全市拥有各级公路1373条计6796.6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国家级公路3条计109.2公里,占总里程的1.6%;省级公路6条计520.8公里,占总里程的7.7%;县级公路30条计766.4公里,占总里程的11.3%;乡级公路290条计2216.4公里,占总里程的32.6%;村级公路1039条计3127.6公里,占总里程的46%;专用公路5条计56.2公里,占总里程的0.8%。县级以上公路计1396.3公里, 占总里程的20.5%。全市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81.3公里。在各级公路总里程中等级公路达到6768.1公里, 占总里程的99.6%;黑色路面里程3995.2公里,占总里程的58.8%;晴雨通车里程6796.6公里,占总里程100%;绿化里程3252.6公里,占宜林里程47.9%。全市1175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达通畅。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4022万元,比上年下降25.0 %。在邮政业务中,全年完成函件131.7万件,比上年下降22.4%;特快专递15.2万件,比上年下降13.0 %;全年电信业务总收入157127万元,比上年增长4.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44.4万户,比上年减少5.2万户,下降10.5%;移动电话用户达252.5万户,比上年增加24.8万户,增长10.9%。年末宽带用户数达32.2万户,比上年增加5.9万户,增长22.4%。
七、国内贸易
国内贸易持续增长,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3年全市批发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0.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3%。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实现826.1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206.3亿元,同比下降17.4%;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企业商品销售额619.8亿元,增长16.4%。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城镇零售额实现229.2亿元,乡村零售额实现120.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6%和10.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零售额实现1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八、对外经济贸易及旅游
实际利用外资稳步增长。全年新签项目3个,比上年下降62.5%;合同外资额5555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5553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1%。
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全市进出口总额完成85428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9%,其中:进口完成21814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5%;出口完成636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0%。
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者171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0.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83.2亿元,比上年增长31.5%。接待入境旅游者7.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3%;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689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8%。
九、市场价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8%,分类别看,食品类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2.8%,干豆及豆制品价格上涨5.4%,牛肉价格上涨24.4%,羊肉价格上涨8.5%,猪肉价格上涨0.3%,鲜蛋价格上涨4.8%,水产品价格上涨2.6 %;烟酒类价格上涨1.3%;衣着类价格上涨1.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上涨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3%;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2%;居住类价格上涨1.7%。
十、财政、税收和金融
2013年全市财政收入小幅下降。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3.6亿元,同比下降9.6%。其中:各项税收收入完成77.5亿元,同比下降9.5 %;非税收入完成26.1亿元,同比下降9.7 %,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为74.8:25.2;市本级完成8.5亿元,增长29.7%;县(市)区完成95.1亿元,下降12.0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19.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教育支出27.9亿元,同比下降17.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4元,同比增长20.9%;市本级支出58.9亿元,增长55.1%;县(市)区支出160.2亿元,下降1.3%。
银行业平稳运行,各项存贷款呈稳定增长态势。201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917.4亿元,比年初增加87.7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单位存款余额199.6亿元,比年初增加4.8亿元,同比增长2.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0.2亿元,比年初增加79.7亿元,同比增长12.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02.3亿元,比年初增加88.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35.0亿元,比年初增加30.3亿元,同比增长9.9%;中长期贷款余额332.5亿元,比年初增加 38.1亿元,同比增长12.9%。票据融资余额34.8亿元,比年初增加19.7亿元,同比增长130.5%。
全市保险业务得到较快发展。全年实现保费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寿险收入15.6亿元,同比增长27.5%;财产险收入7.3亿元,同比增长27.6%。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6.6亿元,同比增长20.0%。其中:寿险给付和赔款3.3亿元,同比增长43.5%;财产险赔款3.3亿元,同比增长6.5%。
十一、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铁岭县农村学前教育连锁办园模式在全省推广,必赢体育南宁幼儿园分园正式开园。铁岭高中获北大招生推荐资格,成立了“周恩来班”。铁岭师专、辽宁工程职业学院对外合作办学迈出新步伐,辽宁职业学院被列入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我市荣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贡献奖。全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0%;普通高中在校生42403人,同比下降2.0 %;普通中专在校生4978人;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在校生12665人;省农广校在校生3308人;普通高等院校(含五年制中专)招收学生数6484人,在校生达18487人;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开放教育)在校生2039人;普通高等学校成人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在校生593人;成人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在校生约30万人次;特殊教育在校生381人。
科技事业成绩显著,高新产业生机勃勃。2013年全市拥有市级科研机构10个,从事科研活动241人,科研经费支出1958万元;全年组织实施各类课题项目15项。全市已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3家,本年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2家;到2013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产值实现602.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实现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和28.1%。吸纳技术签订合同235项,成交额1.8亿元;输出技术签订合同22项,成交额3444.6万元;专利申请量806件,其中,发明专利达258件,专利授权525件,发明授权36件。
十二、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得到进一步的繁荣和发展。2013年全市拥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9个,文化站90个,博物馆2个(含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个。全市有公共图书馆9个,公共图书馆面积21658平方米,藏书46万册;接待读者56万人次,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35次,参加人员达5.4万人次。
专业艺术工作成绩斐然。以半市场化运作方式成功举办了“美丽家园 幸福铁岭”2013年迎春文艺晚会。成功举办了首届铁岭魏燮均奖“星悦南岸杯”书法作品展、高其佩奖“星悦南岸杯”及全国魏燮均学术研讨会。群众文化工作亮点纷呈,先后成功举办了元宵节广场舞蹈展演暨有奖谜语竞猜活动、焰火晚会等系列文化活动,丰富了节日期间群众文化生活。2013年“铁岭欢歌”城乡广场文化系列群众活动全市共举办各种类型规格演出987场,受众达300万人次,“铁岭欢歌”已经成为我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由市民间艺术团创作表演的二人转《铿锵玫瑰》参加必赢体育道德模范曲艺汇演荣获表演 “一等奖”,相声《我要当明星》荣获中国曲协举办第八届河南宝丰马街书会曲艺邀请赛“一等奖”,小品《让座》荣获 “二等奖”。 艺术团部分演员参加了电视剧《男媒婆》、《美丽乡村我的家》的拍摄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有新进展,银岗书院、西丰城子山山城遗址、开原团山子山城遗址、昌图四面城遗址等四家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我市“国保”单位零的突破。
卫生事业迈出新步伐,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显著提高。2013年末全市卫生机构 3094个,其中:县以上医院25个,个体诊所905个。共有医疗床位10067张。卫生技术人员12083 人,其中:执业医师4803 人,执业助理医师1052人,注册护士4257人,其他技术人员3224人。年末全市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4个,专业技术人员566人;妇幼卫生机构7个,专业技术人员203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7个,乡镇卫生院92个。
体育事业欣欣向荣,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圆满完成了十二运铁岭赛区组委会火炬传递、竞赛组织、兴奋剂检查和市场开发等各项工作任务。中国排球协会授予市政府“组织最优、保障最佳”荣誉。组织举办世界行走日?铁岭市第七届万人健走活动,拉开了我市 2013年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帷幕。组织举办铁岭市迎全运倒计时100天全民健身展示大会,来自各级健身操指导站、太极拳指导站的8个健身队伍2000余人进行了精彩的表演。继续实施了“百万农民健身工程”,2013年“百万农民健身工程”已全部完成,共为农村行政村配套健身器材144套,覆盖率达到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0%。参加省年度比赛,取得了3枚金牌,6枚银牌,12枚铜牌。我市有10名运动员代表辽宁参加了十二运,取得了一金、二银、一铜、42分的好成绩。2013年体育彩票销售总销量达1.22亿元,创历史新高。
十三、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13年末,全市总人口达301.9万人,在总人口中,市辖区人口43.9万人,占14.5%;县(市)人口258.0万人,占85.5%;农业人口199.1万人,占66.0%;非农业人口102.8万人,占34.0%。2013年全市出生率为6.65‰,死亡率为5.8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3‰。
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0576元,比上年增加1989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11869元,比上年增加1300元,增长12.3%。
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市实现实名制就业5.9万人,普惠制就业培训2.0万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下,不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6.7万人、81.4万人、24.6万人、26.8万人、23.3万人。新农保适龄人员参保率达到了96%。全年共筹集就业资金2.2亿元落实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带头人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等各项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70万元,全年共召开招聘会71场,达成就业意向2.9万人。全年我市共发放养老金27亿元,确保了按时、足额发放。目前城镇企业退休职工人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502元。全年为农民工讨回被欠工资7200万元,涉及农民工1万余人。
社会福利事业扎实推进。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城市低保月保障标准由365元提高到400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2410元提高到2650元。全市共下拨城乡低保资金3.8亿元,救助城乡低保对象18.2万人。下拨五保供养金5052万元,保障全市1.36万名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年人均标准由4600元提高到5000元,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年人均标准由3000元提高到3300元。同时,为7.3万户困难群众发放电价补贴437万元,发放取暖补贴3951万元;为1998户困难家庭免除殡葬服务费189.8万元;为30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助学补贴90万元。全额资助城乡低保对象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实现“一站式结算”。全市共下拨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684万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2.6万人次。投入资金178万元,对全市1.4万名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进行了免费体检。全市共兴办福利企业131家,安置残疾职工3700余人。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全市共发放优待抚恤金8000余万元,发放军休干部房改补助资金580余万元,发放自主就业经济补助资金638.4万元。
积极开展了“慈善蓓蕾行动”、“春蕾慈善行动”等慈善救助活动,共为45名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提供了免费治疗,为1500名贫困小学生发放了学习用品。投入资金90万元,全额资助6万户农村困难家庭参加住房保险。“两节期间”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社会捐赠活动,共为13.2万名贫困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4316万元,户均救助额达到580元。
十四、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总体环境有了明显改善。2013年全市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投入11.5亿元,修建道路 59.7万平方米。铁岭中心城区投资11.1亿元,维修、扩建了24 条主次干道。植树30万株(老区),绿化覆盖面积 2242公顷,新增绿地 469公顷,公园绿地 91公顷。城市用水普及率97.7 %,供水管道长度 913.1公里,年供水总量3491.2万立方米;城市供气总量4364万立方米;新增煤气用户37726户,燃气普及率97.4%;城市供热能力1538兆瓦,供热总量797.8万吉焦,供热面积2101.4万平方米。
城市面貌展现全新形象,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创造性地实施了以单户城镇化为主的新型城镇化,已有9086户农民在凡河城区选房。凡河城区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医院凡河院区正式对外开诊,22个便民商业网点开业,东北民俗文化园、兴隆大船超市、综合客运枢纽站等投入运营,76家事业单位迁入。老城区提升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靠山屯棚改回迁楼竣工,沙子沟棚改工程开工建设,改造街路97条、40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龙山体育公园、铁西汇工休闲广场建成并投入使用,站前广场改造工程获中国园艺杯金奖。我市以全国第三名的成绩,成功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结束了我市没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历史。
版权所有:必赢体育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必赢体育人民政府办公厅 |
地址:必赢体育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 邮编:110032 |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 联系邮箱:mhwz@ln.gov.cn |